本文關鍵詞:寧夏 奧迪 公務用車
寧夏財政廳斥資近900萬元一次性采購25輛豪華奧迪[報價 圖片 4S店 新聞] A6一事曾引發廣泛質疑,近日該公務用車中標公告的另一細節再次引起業界關注:在包括25輛豪華奧迪A6在內的最終中標的71輛公務用車中,僅有1輛為自主品牌轎車。專家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公車政府采購領域仍存在不愿意采購自主品牌的現象。
有關資料顯示:上世紀90年代后期,我國就有近350萬輛公車,包括司勤人員在內每年耗用約3000億元人民幣,占行政成本的90%,遠遠超過全國教育經費和醫療經費之和。2004年,中國政府采購規模達2200億元,其中汽車采購額就高達500億元。而今,各地政府采購汽車的數量每年都以超過20%的速度遞增,占政府采購總金額的四分之一。公車腐敗等社會問題也由此而生,且較為嚴重。
車改一直在“進行”,但遺憾的是,“車貼”越來越多,公車越來越豪華。進行徹底的車改,從源頭上“剎”住正在“飆車”的公車采購。
當然,要辯證地看,確實因工作需要采購公務用車,首選國貨是“必須的”,甚至,采購國貨是政府采購的“方向盤”。做到政府采購優先購買國貨,除了嚴格執行相關政府采購法規外,尚需要配套政策。因為,眼下的不少政策“有利于”采購進口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負責進出口業務的副會長陸仁琪一針見血地指出,首先,由于人民幣升值,從價格上買外貨也不見得比國貨貴多少,在價格上國內產品并沒占多少優勢;其次,對于進口的一些設備,有的是符合我國給予鼓勵進口目錄的,按政策規定可以享受免稅。對用戶來說,既能享受免稅,又能享受政府的進口補貼,當然就選擇用國外產品了。
只有及時踏“剎車”,正確打“方向”,才能讓政府采購公車行駛在正常軌道之上,才能刺激民族品牌更加自強,才能讓政府的合理消費“給力”內需拉動。
(責任編輯:寧利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