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外媒觀點:吉利汽車開與國際品牌合作先河 |
本文關鍵詞:首開 吉利 《美國汽車新聞-中國》執行主編 楊堅 長時間以來,“伙伴”一詞向來被在中國運營的汽車創造商們所濫用。當國外汽車創造商們將其中國合資公司稱為“伙伴”時,我們都曉得他們并非是用該詞的真正意義。但是,當沃爾沃[報價 4S店]汽車公司與浙江吉利[報價 4S店]控股集團公司于上周宣布建立技術合作關系時,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它們是認真的。 為什么會這樣? 讓我們從競爭合作關系開端說起。 中國的法規要求想在中國建廠造車的國外汽車創造商必須與一家中國公司成立合資公司,所以名義上的中方合資伙伴并不是外國廠商可以自主選擇的。由于雙方公司都在生產汽車,因此它們事實上是彼此的潛在競爭對手。國際汽車創造商的研發通常在母國進行,中國的合資企業僅僅作為組裝廠使用。以上兩方面的緣由決定了合資企業的中方難以從外方學習技術。 但沃爾沃與吉利的狀況各不相同。前者已經被后者收購,這使得它們可以較好地協調彼此中間的利益關系。依據雙方達成的交易,雙方將合作開辟小型發動機、小型車平臺,以及替代能源汽車,如電動汽車、傳統混合動力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從雙方的申明中不難看出,吉利將可獲得尖端技術。那么沃爾沃從此項交易中又獲得了什么呢?該瑞典汽車創造商將會與吉利一同采購零件,從而讓雙方都能獲得折扣優惠。未來雙方的產品可以共用生產線,甚至可以共享車型平臺。這些都將有助于沃爾沃減低在中國的生產成本。 與吉利的聯盟會損壞沃爾沃的品牌形象嗎?只要兩個品牌在市場營銷和銷售上嚴格分開,就不會發生上述狀況。 李書福是一個聰慧人,相信他曉得如何做到這絲毫。 固然,總體上看,這項交易的重要受益人將是吉利,在采納沃爾沃的技術后,它將可再上一個臺階。吉利的國內競爭對手們對此應很艷羨,由于它們絕不可能從其國外合作伙伴處獲得這么大的協助。 |
上一篇:PSA標致雪鐵龍瓦蘭:目標是走向全球市場
|
想便宜點買東風標致汽車嗎?參加江蘇汽車網組織的東風標致汽車團購行動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砍價。4S店提供包車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動的價格,呵呵,還不報名去!GO >> |
![]() |
百度中 外媒觀點:吉利汽車開與國際品牌合作先河 相關內容 |
![]() |
Google搜索中 外媒觀點:吉利汽車開與國際品牌合作先河 相關內容 |